腹部拉皮

01
腹部拉皮是什麼?
腹部拉皮(Tummy Tuck)是一種針對「肚皮鬆垮下垂」的整形手術,能快速打造平坦美肚、消除肥胖紋與產後妊娠紋。
-
主要目的:改善因生產、快速減重、抽脂過度或老化造成的皮膚鬆弛與贅皮,以及產後常見的「腹直肌分離」與「腰身曲線消失」問題。
-
常見效果:在去除鬆弛皮膚之餘,修補並緊實腹直肌筋膜,讓腹部曲線更流暢、腰身更纖細。
02
腹部鬆垮的常見原因
-
皮膚表層鬆弛
-
懷孕期間肚皮因胎兒成長被撐開,產後出現過多贅皮,並可伴隨妊娠紋。
-
大量減重或大量抽脂後,皮膚失去彈性、產生贅皮。
-
自然老化使膠原蛋白流失,皮膚鬆弛。
-
-
腹直肌筋膜鬆弛
-
產後懷孕時,筋膜過度拉扯造成「腹直肌分離」;腹壁張力變小,內臟向外頂,形成下腹凸(俗稱「內臟凸」)及腰變粗。
-
單純抽脂無法解決筋膜鬆弛,需以「腹直肌緊實術」修補筋膜、恢復張力。
-
03
腹部鬆垮的常見原因
對於「輕微」的皮膚鬆弛,可先嘗試非侵入式儀器(電波拉皮、音波拉皮、飛梭雷射等),但若有「中度或重度鬆弛」及「腹直肌分離」的情形,就需要以腹部拉皮手術才能徹底改善。

04
腹部拉皮手術的原理與流程
-
切口位置
-
一般從下腹部皮膚摺線處或剖腹產傷口附近,沿著陰毛處做橫向切口,盡量將疤痕隱藏在內褲或比基尼範圍內。
-
-
皮膚及脂肪切除
-
剝離鬆弛皮膚與多餘脂肪,保留肚臍。若有脂肪囤積,可同時結合腰腹環抽或其他部位抽脂,打造更順暢的曲線。
-
-
腹直肌緊實術
-
針對被撐開的腹直肌進行筋膜修補,重新縫合恢復其緊實度,解決下腹凸與內臟凸的問題。
-
-
肚臍重整
-
如有需要,將肚臍部分重新定位與塑形,使術後腹部外觀更加自然美觀。
-
-
縫合與加壓固定
-
去除多餘皮膚後,將傷口縫合並放置引流管,引流多餘血水,以減少血腫。
-
使用束腹帶加壓固定,減少腫脹並幫助傷口癒合。
-


05
哪些人適合腹部拉皮?
-
腹部過度肥胖,皮膚彈性不良
-
想抽脂卻擔心術後贅皮明顯或鬆弛度過高者。
-
-
產後肚皮鬆弛,佈滿妊娠紋
-
經非侵入式拉皮、雷射等療程效果不佳,希望更全面改善者。
-
-
產後筋膜鬆弛,下腹凸或腰身曲線消失
-
腹直肌分離導致肚子始終凸出,需同時修補筋膜才能真正解決。
-
-
大幅減重後,腹部皮膚嚴重鬆弛與肥胖紋
-
想要透過手術去除多餘贅皮,重塑腰部曲線者。
-
-
腹部過度抽脂後,皮膚表面嚴重凹凸不平
-
需要切除多餘鬆弛皮膚並平整腹壁者。
-
06
術前注意事項
-
懷孕計畫
-
若即將生產或仍有懷孕計畫,暫不建議進行此手術。
-
-
停用特定藥物
-
術前應停止抽煙、避免使用阿斯匹靈、維生素 E、靈芝、抗血栓藥物等會增加出血風險的物品。
-
-
病史告知
-
麻醉或藥物過敏、心臟疾病、異常出血、傷口癒合不良史需事先告知醫師。
-
吸煙者、糖尿病、凝血功能異常、心血管疾病、肝腎疾病、蟹足腫體質皆不適合此手術。
-
-
大型腹部手術史
-
曾做過肝臟或胃部等大型手術,可能不適合此術式。
-
-
肥胖問題
-
嚴重肥胖者建議先減重,再考慮手術。
-
-
避免活血物
-
術前兩週避免飲酒及活血類食品或藥物(銀杏、中藥、維他命 E …等)。
-
-
麻醉準備
-
全身麻醉手術前,需空腹禁食 8 小時。
-
07
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
-
束腹帶與塑身衣
-
術後立即使用束腹帶加壓,預防血腫。約一週後可改穿塑身衣 24 小時,通常持續一至二個月。
-
-
引流管管理
-
術後會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,約 7 日左右拔除。
-
-
休養時間
-
建議臥床休息 3 天,約一週可進行一般室內工作。粗重工作及劇烈運動需延至術後兩個月後。
-
-
回診與用藥
-
按照醫師指示回診、服藥,若出現劇烈疼痛、出血或異常腫脹,應立即聯繫醫師。
-
-
換藥與拆線
-
術後傷口通常不需自行換藥,約 2 週拆線,復原期約 1 個月。
-
-
疤痕護理
-
拆線後第 3 天起可使用除疤凝膠或矽膠片,並於術後滿 3 週後開始依指導進行按摩,持續 3 個月以預防疤痕增生。
-
-
生活習慣
-
術後 1 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,維持均衡飲食及正常作息,以利傷口修復與效果穩定。
-
08
腹部拉皮(Tummy Tuck)是解決中重度腹部鬆弛與腹直肌分離最直接且有效的手術。
-
快速打造平坦小腹:不僅能消除贅皮、肥胖紋、妊娠紋,還能重塑腰部曲線。
-
重現身材自信:產後或減重後,經常因鬆弛的腹部皮膚而無法穿著喜愛的衣物;透過腹部拉皮,可再次勇敢秀出好身材。
-
兼具腹直肌修復:修補筋膜鬆弛所導致的「內臟凸」,預防未來腹部問題再度發生。
最終,是否適合腹部拉皮,仍需經專業醫師評估自身健康狀況、腹部鬆弛程度與美觀訴求,才能選擇出最合適、最安全的改善方案。若您有相關需求,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,以獲得完善的術前規劃與術後照護。